今天上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我们国家颁布的第五版的膳食指南,是建立在众多科学循证依据、我国目前营养状况与慢性疾病调研的基础之上,新版指南包括8条膳食准则,本指南内容适合2岁以上所有健康中国人。
我们一起看看新版指南的8条膳食准则与版的6条膳食推荐有啥细节改变(从推荐到准则,力度更强!)。
不同之处:
合理搭配
01
第一条是本次膳食指南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食物多样的基础上强调合理搭配。
杨月欣理事长在发布会上建议全天三大产能营养素的占比分别为:碳水化合物为50~60%,蛋白质为10~15%,脂肪为25~30%,特别强调碳水化合物的占比不能高于70%,也不能低于40%。
食物多样还是推荐每天12种食材、每周25种食材,不强调某一种食材的营养价值,更注重食物之间的合理搭配,只有营养均衡才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免疫力能力,降低患各种慢性疾病的风险。
不同之处:全谷物
02
新版膳食指南的第3条准则与以往不同之处把全谷物与蔬果、奶、大豆一同列为多吃食物的行列之中。
全谷物的特点是保留了完整的谷粒所具备的胚乳、胚芽和麸皮及营养成分,它既可以是完整的谷物籽粒,也可以是碾磨、粉碎、压片等简单处理后的产品。
现在人们存在的饮食问题不仅仅是谷物摄入减少,还有精制谷物摄入占比过多,而全谷物摄入不足是诱发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新版膳食指南重点强调了全谷物的重要性,每天全谷物的推荐摄入量为50~克。
不同之处:
男女饮酒推荐量相同
03
版膳食指南中酒精摄入推荐量男女是不同的,男性25克/日,女性15克/日,而在版膳食指南的第5条准则中,男女每日酒精推荐摄入量是相同的,都是15克/日。
大约有种疾病的发生与酒精有关,酒精对健康的威胁是“喝一口都有害”,没有安全的饮酒剂量。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多万人死于酒精滥用;近期世界心脏联盟(WHF)发出的简报中指出,在感染性疾病、故意和非故意损伤、消化系统疾病和严重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中,酒精都被认为是关键因素,无论喝多少都会影响健康。
不同之处:
进餐强调规律性
04
新版膳食指南的第六条准则是新增加的内容: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无论是三餐还是两餐,规律进餐都对健康有益。暴饮暴食或无规律就餐不仅可以导致肥胖,还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因素之一。我国现阶段成人超重肥胖率已达50.7%,接近一半的中国人如果不做好自己的体重管理,日后就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痛风、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后备*,多么可怕的“未来”!而规律进餐是体重管理的内容之一,也是预防胃炎、胰腺炎等胃肠道疾病的方法之一。
不同之处:
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05
小编在每一场的营养科普宣讲中,都会重点强调“会看食品标签是现代人的一项基本技能”,终于这项技能被单独列出写进新版膳食指南。
“会烹会选,会看标签"也是今年即将在5月第三周举行的全民营养周的主题。
杨月欣理事长在回答记者提问如何少盐时特意强调要少吃外卖,学会自己做饭,也就是会烹;会选也是技术活,同样是面包,全麦面包的营养就要好于白面包,多选择高营养素密度的食材更有利于身体健康;会看标签,主要针对的是预包装食品的选择。只有会看食品标签才能避免购买“四高”(高能量、高脂肪、高糖、高盐)食品,选择相对健康的预包装食品。
两版膳食宝塔的不同
06
膳食指南与膳食宝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宝塔的呈现更一目了然。新版的膳食宝塔也随着膳食指南内容的更新略有更新。
首先是底层谷类与薯类的分开推荐,谷物推荐量改为~克,其中包括50~克的全谷物,薯类的推荐量依旧是50~克。
其次是第三层动物性食物的推荐实操性更强,给出总量~克,包含各种肉类与蛋类,重点强调每周至少要吃2次水产品,每天一个全蛋。
第四层的奶及奶制品推荐,由原来的克变为~克,如果高于克,推荐选择低脂或脱脂奶。
第五层的食盐摄入量由<6克/日改为<5克/日,有大量的科学证据证明高盐饮食与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健康中国”提出的“三减”计划中,食盐的推荐量就是<5克/日,新版膳食指南与膳食宝塔关于食盐的推荐量与“三减”计划保持一致。
中国特色的
“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07
新版膳食指南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首次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健康膳食模式”,东方健康膳食模式是以江南沿海地区饮食模式为基础,以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推荐量为依据,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饮食模式。
浙江、广东沿海地区居民饮食中新鲜的蔬果、海产品、大豆制品居多,配合少油少盐的烹调方法,沿海地区居民的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食物结构与排名世界第一的最佳饮食模式“地中海饮食模式”十分接近,食材选择与烹调方法却更丰富,也更多样。很开心,终于不用再羡慕其他国家,我们也有自己的健康膳食模式了!
营养、健康,是每个人都十分关心的话题,新版膳食指南的发布,不仅仅对于营养师们来说是一件大事,对每个中国人都是一个指导性的标准。想要老人健康长寿、想要儿童健康成长,想要有个好身体少生病,有对抗病*的能力,就从吃好每顿饭开始吧!
小红书
饱瘦日记
视频号
芳老师说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