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2日是第个国际护士节
雅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采医院的护士
听听“白衣天使”的故事
▼
精益求精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杨树彩护理格言:踏实、肯干,精益求精、耐心服务。
5月10日,医院(医院医院)(以下简称: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杨树彩刚走进护士站,肝硬化患者刘斌(化名)便走了上来,和杨树彩交流他的饮食情况。
“杨孃,看到你,我的病就好了一半。”51岁的杨树彩在医院护理工作岗位上干了31年,在消化内科护士长的岗位上干了近13年。无论是患者还是患者家属,杨树彩都会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精益求精地做好护理工作。“杨孃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刘斌说,“杨孃”是患者、家属对她的尊称。
4月29日晚上7时,忙碌了一天的杨树彩换衣服准备回家,值班护士匆忙地“闯”进了更衣室向她求助:“护士长!刚收到一位消化道大出血病人,你赶紧过来看看。”
“家属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我们立即将患者手上、颈部的血擦干净,找到血管展开救治。”原本已经下班的杨树彩,等到患者的病情稳定下来,已是晚上11时。在消化内科,杨树彩每天基本都是晚上七八时才能下班。
今年春节后的一个晚上,下班刚医院ICU的会诊电话,她顾不上吃一口饭又立即赶回单位。
“患者是我们科转到ICU的病人,我对病人情况非常熟悉。”病人由于消化道出血一直无法止住,医护人员有些束手无策。“只有用传统医疗技术——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杨树彩亲手为病人施术。
医院工作时,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来说很常用,但随着医疗新技术的不断诞生,这种技术在治疗中运用得越来越少,除了消化内科,掌握这项技术的护理人员非常少。杨树彩要求科室的每一位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这项技术,并定期开展培训。在杨树彩看来,作为消化内科护士长就要让这些技术传承下去,以备在关键时期救治病人。
在同事眼中,杨树彩是一个工作狂,而在病人和病人家属眼中,杨树彩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杨树彩的一言一行总让大家感受温暖。
胰腺炎、肝硬化患者在治疗中对饮食要求非常高,管理不好会造成病情恶化。患者老邓因为胰腺炎成为杨树彩的“老朋友”,年8月,刚出院不久的老邓又住院了。“老邓返院后一直给护士说,他都是按照要求进食,没暴饮暴食。”事后,杨树彩像老朋友一样经常找老邓聊天,给他介绍饮食对病情的影响。“老邓后来悄悄告诉我,他背着家人偷吃了一个鸡腿,然后病又犯了。”杨树彩说。
杨树彩不仅给患者耐心介绍各种医疗知识,每次跟着丈夫回老家,还会给老人介绍健康知识,帮助慢性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
“我每次回去,老人们总有问不完的问题。”采访中,杨树彩一直说自己没有什么事迹,所干的都是平凡的工作。“作为医护人员,就是要踏实、肯干、精益求精、耐心服务。”她也因此多次被评为优秀护士长。
将患者当家人用真心医院内一科护士陈忠芝护理格言: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是我们永恒的职责,精益求精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愿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换您的舒心、放心、安心。
从妇产科到骨科再到内一科,医院护士陈忠芝从事护士工作13年的工作轨迹。在这些科室中,陈忠芝待得最久的是内一科。
在普通人眼中,护士的工作大多就是输液和打针。“输液和打针确实是我们工作里非常重要的部分。”陈忠芝说,但内一科大多是在呼吸、血液肿瘤、风湿免疫、消化系统有问题的患者或老年患者,这样的患者输液打针所用到的药物比较多,配药的过程也很繁琐,这时候护士的细心就显现出来了。
多年的护理经验让陈忠芝渐渐学会了和患者们的相处之道。“没有患者愿意看见冷脸的护士,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带着笑脸,用心护理患者。”陈忠芝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次,内一科来了一位老人。虽然家属发现老人在体检时检查出了身体异样,但老人自己觉得很健康,对医生护士都非常抵触,甚至对着自己的主管护士陈忠芝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面对老人的不理解,陈忠芝总是带着笑容和老人交流,慢慢地寻求老人理解。“我们做护理工作的,要懂得患者的心理,知道怎么慢慢疏导他们。”陈忠芝说。
在一次次的交流和治疗中,老人渐渐明白了医护人员的用心,开始配合治疗。老人治愈出院后,送来一面锦旗,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谢之情。
以病人为中心,用真心换真心,是陈忠芝在护理工作中的信条。对待每一位患者,陈忠芝都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亲人。无论是年轻的肿瘤病人还是被病痛折磨的老人,来到内一科的病人或多或少会因为疾病变得郁郁寡欢。“我在内一科工作了8年,在这期间我慢慢发现,这里的患者不仅需要我们医治好他们的身体,更需要我们呵护他们的心理。”陈忠芝说。
肿瘤患者需要接受多个疗程的化疗,而化疗的过程是非常痛苦和难熬的,会导致患者身体出现各种不舒服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各类血细胞下降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等。这不仅仅是对患者身体的极大考验,也是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有时患者情绪会波动,出现焦虑、烦躁、抑郁情况,甚至对医护人员不配合。越是这样,陈忠芝越是耐心地开导患者和家属,鼓励他们战胜病魔。
“我想,作为一名护士除了精湛的护理技术之外,良好的共情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用心去感受,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更多地关心、关爱患者,温暖他们,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大家一起努力,让病患度过这段艰难的过程。”陈忠芝说。
将护理工作无限延医院内三科副护士长杨梅护理格言:务实,精技,以心为灯,守护生命。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需要长期进行管理。医院内三科副护士长杨梅从内三科成立至今,一直在这里工作。她最关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她的糖尿病患者们有没有认真做好糖尿病自我管理。
“你有没有乖乖听话?这段时间监测血糖了没?”这是杨梅经常微笑着问患者的一句话。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遵照医护人员的叮嘱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做好健康管理就能有效地控制病情恶化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作为内三科的一名护士,杨梅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指导病人如何正确地认识疾病。
从患者入院开始,内三科的医护人员就要一步步教会患者和糖尿病的相处之道,血糖仪怎么用,胰岛素怎么注射,每天饮食要注意什么,怎样运动才合理……事无巨细,都要一一告知。然而,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自控力都是有差异的,杨梅在工作中也常常遇到一些“不听话”的患者。
这种时候,杨梅总是告诉自己不能着急,患者生了病,他们才是最焦急的那个人。杨梅总是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耐心地进行劝说教导。“有时候甚至像教小孩子那样,不停示范,反复指导,总之要让患者掌握为止。”杨梅说。
“大多医院的时候已经痊愈了,但是在我们这里,病人的疾病常常会伴随他们一生,因此我们对他们的治医院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也非常重要。”杨梅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是一个繁琐而漫长的过程,作为一名护士,需要参与到患者健康管理的整个过程中。
“有时候走在街上遇见已经出院的患者,见他们手里拿着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的东西,我会忍不住提醒他们。”杨梅笑着说。这样善意的提醒换来的是患者面带笑容说:“我知道,我不吃,给家里人买的。”
为了确保每一名患者都能够将疾病危害控制到最小,内三科不但会定期电话回访出院患者,还建立控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