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问诊的评分标准
一、呕血的病因1.消化系统疾病①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食管损伤等。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最常见的为消化性溃疡,其次有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胃癌、胃泌素瘤、胃血管异常如恒径动脉综合征等亦可引起呕血。其他少见疾病有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淋巴瘤、息肉、胃粘膜脱垂、急性胃扩张、胃扭转、憩室炎、结核、克罗恩病等。③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2.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如胆道结石、胆道蛔虫、胆囊癌、胆管癌以及壶腹癌出血均可引起大量血液流入十二指肠导致呕血。此外还有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并脓肿破溃、主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纵隔肿瘤破入食管等。3.全身性疾病①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霍奇金病、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如应用抗凝药过量)等。②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爆发性肝炎、败血症等。③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累及上消化道。④其他病情,如尿*症、肺源性心脏病、呼吸功能衰竭等。二、成人消化道出血量的判断1、出血量5ml,大便潜血可阳性;2、出血50~70ml可表现为黑便;3、短时间内出血~ml表现为呕血,。4、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占循环血量10%以下(50×8%=4kg=ml,×10%=ml)时,患者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出血量占循环血量10%~20%(~ml)时,可有头晕、无力等症状,多无血压、脉搏等变化。出血量达循环血量的20%以上时,则有冷汗、四肢厥冷、心慌、脉搏增快等急性失血症状。若出血量在循环血容量的30%以上,则有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表现。贺新春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