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药解六郁--
丹溪名方越鞠丸
中医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因此现代很多疾病,比如脂肪肝、高脂血症、胆囊炎、肝炎、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子宫肌瘤、前列腺增生等,都是因为郁滞造成的病症。肝气郁结,会造成体内气机不畅,导致气郁气滞;气与血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气滞就会导致血液流行不畅,倘若气郁时间久了可导致血郁,造成气滞血郁形成血郁;气淤久了同时也可以化火,形成火郁。气郁也会影响津液的输布,使津液运行不畅停滞于脏腑经络之内,聚而称为痰郁、湿郁,还有食郁。元代名医朱丹溪所说六郁证(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就是指这六郁,而解这六郁的方法就是神奇的越鞠丸。丹溪名方越鞠丸,为郁证的解药。“越”指的是方里的栀子,梔子又称为越桃,別名是越桃,方里的川芎又叫“鞠芎”,各取一個字,越桃鞠芎各取一個字,叫越鞠丸。
●●●●●●●
/.5.9
●●●●●●●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本身鞠是一种不通不畅的意思。所以越鞠就是发越不通不畅,也就是指的是解郁的功效。
summer
1
●●●●●
“
。。。。
越橘丸出自元代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朱震亨(~年),字彦修,婺州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人,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丹溪心法》记载:“越鞠丸,解诸郁”;“人生诸病,多生于郁”(《丹溪心法》卷3)戴元礼曰:“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丹溪心法》卷3)
由炒苍术、醋炒香附、川芎、炒神曲、黑山栀等五味药等分研成细末,用水做成丸药如绿豆大,每次服15克,白开水送下
“
。。。。
主要药物组成:香附、苍术、川芎、栀子、神曲。
香附:开气解郁
香附味道是香的,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用来治疗肝气郁结形成的气郁,为君药。
苍术:燥湿郁
苍术乃治湿圣药,不管是里湿还是表湿,它都能通治。在里之湿可以便涤化之,在表之湿可以发散解之。
川芎:调血郁
血郁的话,嘴唇都偏乌暗的,或者舌下静脉怒张,还有局部的疼痛,这叫血郁。川芎能解血郁,川芎乃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旁开郁结,从头到脚无处不到。
栀子:解火郁
栀子能够清三焦之火,上清火,下利尿。所以舌红尿赤的,可以用它。
神曲:消食郁
方中香附行气解郁,调理脾胃,乃治气郁之主药,为君药。气郁生湿,以苍术醒脾和胃,燥湿除胀,助香附行气解郁气郁血行不利,以川芎活血行气止痛。气郁化热,以梔子清泄郁热,共为臣药。脾胃气郁,饮食不消,以神曲消食导滯为佐药。神曲开胃化食之力颇著,善消积食,也管解表。
朱丹溪认为“苍术、抚芎,总解诸郁……凡郁皆在中焦,以苍术、抚芎开提其气以升之”(《丹溪心法》卷3;“此方药兼升降者,将欲升之,必先降之,将欲降之,必先升之。苍术辛烈雄壮,固胃强脾,能径入诸经,疏泄阳明之湿,通行敛涩;香附阴中快气之药,下气最速一升一降,故郁散而平。抚芎足厥阴药,直达三焦,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为通阴阳气血之使”(录自《医方集解內理气之制》)。
组方本意是取苍术、川芎之升配香附之降,升降相因,重在调理中焦气机,令郁散而气行。以五药治六郁,贵在治病求本。
蒲辅周:“郁之为病,人多忽视,多以郁为虚,惟丹溪首创五郁、六郁之治,越鞠丸最好。郁证主要抓气郁、肝胃不和。”(《蒲辅周医疗经验》)郁证分为这样几个方面:气郁容易使血行不畅而形成血郁(即血淤);气血郁久既容易聚湿食滞而形成湿郁甚至食郁,又容易化火而形成火热之郁,而越鞠丸的主要作用是开郁舒气,所以能使气机舒畅,而六郁皆舒,痛闷均除。方用辛温芳香的香附开气郁,苍术燥湿郁,川芎调血郁,栀子苦寒,能解火郁,神曲消食郁。痰由郁生,五郁得散,痰郁自除,所以用五药而能统治六郁。
湿郁重的原方可加茯苓、白芷。火郁重的再加青黛。血郁重的可加桃仁、红花。气郁重的可加木香、槟榔。食郁重的可加麦芽、山楂、砂仁。痰郁重的再加制南星、姜半夏、瓜蒌、浮海石。若挟寒的加吴萸。食积气滞、脘腹胀痛可增加木香和槟榔。因此,越鞠丸是治疗气郁、血郁、热郁、湿郁、食郁等诸郁的良方,以调理精气神中的“气”(气郁)为主,兼调“精”(津湿)“神”(血淤),最终全面重振人体的“精气神”。
行气解郁,活血清热、燥湿消食。
主治:六郁证即脾胃气郁证。凡郁皆在中焦,本方所治之证乃脾胃气郁,郁热痰湿內生所致病证。属气郁、血郁、火郁、湿郁、痰郁、食郁,以其中一郁为主而兼数郁者,都可运用本方行气解郁、活血清热、燥湿消食功效。
脘腹胀痛;
脾胃气机郁滞,則脘腹脹痛,胸膈痞悶;
脾郁不运,胃郁不納,郁而化熱,浊气上逆,則嗳腐吞酸,恶心呕吐;
郁热痰湿內生,壅滯脾胃气机,則饮食不消;
苔薄黃,脉弦,皆为脾胃气郁,浊热內扰之象。
适用病人: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症、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胆囊炎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脾胃气郁证者,治当行气解郁,清热和中。
方中诸药大多温燥辛散,兼阴液不足者慎用。
现代用法:水丸,每服6~9g,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注:本文內容只供学习参考,沒有指导用药,如要使用,必先经专业医生同意才可使用药方。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欢迎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