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tionaldyspepsia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自我管理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疾病,据文献统计其发病率可高达10-40%,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0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定义指位于上腹部的一个或一组症状,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和早饱感,还可包括其他如上腹部胀气、恶心、呕吐及嗳气等。但这些临床表现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
02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紊乱;内脏高敏感;胃酸;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心理因素;遗传;饮食及生活方式;十二指肠超敏反应,小肠运动障碍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0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1、药物治疗
可根据患者症状,发病原因等选择以下药物:抑制胃酸药物(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促动力药(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含铋剂四联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消化酶;抗焦虑抑郁药物;中药治疗等。
2、生活方式调节:调节情绪,生活规律,避免焦虑抑郁。
3、饮食调节:
目前研究显示没有可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食物,但少食多餐是有益的。减少食用可加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食物,可减轻相关症状。
Q哪些饮食会加重症状,增加胃的负担呢?
A:高脂饮食(含油量高或经过油炸的食物);
高蛋白(肉、蛋、奶、鱼虾、大豆制品,这些虽然有营养,但不建议进食过多);
高碳水化合物(主要为谷物类,含淀粉量高的根茎蔬菜,含糖量较高的水果等,这些食物热量较高);
酒精及咖啡;
高浓度的麸质或可发酵低聚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FODMAPs饮食):是一组吸收不良且具有渗透活性的碳水化合物,存在于多种常见食物中(水果、小麦和谷物制品、软饮料、加工食品)
上诉饮食虽然会增加胃的负担,但不科学的过度排除性饮食,会增加食物的焦虑,增加内脏痛觉过敏,并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加重。
医师简介刘明华
医学博士
中国医院
第一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擅长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病,肝硬化,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内科疾病诊治。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