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较大的人口基数、饮食习惯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我国一直是世界上的“胃癌大国”,胃癌是一种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癌症。
胃癌前期会有哪些症状?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致病因素和前兆吗?
胃一旦发生问题该怎样面对?
现如今,我们的工作日益繁忙,生活越来越好,可是胃却越来越差,全国约三亿人饱受胃病困扰。
恰逢年末,各种聚会接踵而来,难免需要大吃一番,等到胃胀难受的时候才醒悟:舌尖的一时享受却给胃添了麻烦,为什么就难以管住自己的嘴?
根据健康调查显示,由于白领经常加班到深夜,吃饭不定时,有时长期挨饿,有时又会暴饮暴食一顿以示对工作辛苦的犒劳,导致胃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更时常有新闻曝出,年纪轻轻的人却因胃癌医治无效去世,导致无可挽回的悲剧。如果能提早引起对胃的重视,结果还会如此吗?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形如囊,左大右小,横卧于膈膜下,上端为贲门,接于食道,下端为幽门,连于小肠,是“六腑”之一。
胃有哪些功能?
一个是储存的功能,就是我们的食物经过食道经过胃以后,首先在胃一段时间的储存,然后它还有一个消化吸收的功能。它的位置,主要位于左上腹部,体型不同胃的所在部位,也有高低区别,比较肥胖的他的位置比较高一些。比较瘦的体型,他的胃的位置比较低于一些。
由于较大的人口基数、饮食习惯以及地域环境等因素,我国一直是世界上的“胃癌大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男女恶性肿瘤的前列,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40万的胃癌新发病例,占全球的40%左右。
什么是胃癌?
我们平常所指的胃癌,一般是起源于胃上皮,黏膜上皮起源的腺癌,这是我们比较常知的胃癌。
我国的胃癌发病率以西北的青海、宁夏、甘肃为最高,东南沿海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以及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较高,华南和西南地区发病率较低,五十岁至八十岁是发病的高峰年龄段。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胃癌?
有一些慢性的胃部的疾病,比如慢性的胃炎、慢性的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的息肉等等的。还有以往有过胃切除病史的一些人群,他的肠胃以后再进一步发展成胃癌这种机会,比一般的人群要高。
事实上,胃癌它是一种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癌症。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但是并不等于遗传,导致“家族聚集”的因素是生活习惯。一起生活的人总有相似的生活习惯,在加上同样的生活环境,一起“中招”并不只是巧合。如果家里已经有人患病,应重新审视自己平时的生活,是否“遗传”了相关的不良习惯:长期吸烟喝酒、喜欢吃油炸、烟熏、腌制食品,高油高盐、食物过烫、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都将对胃造成伤害,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疾病。
正因为胃癌病因未明,所以缺乏有效的一级预防,即去除病因的措施。为了保卫你的胃,建议大家: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多食肉类,鱼类,豆制品和乳制品;避免高盐饮食,少吃咸菜、烟薰和腌制食品,不食霉变食物。
早期胃癌
早期的胃癌,它的治愈率比较高。因为单纯一个手术,就可以使他在5年存活率达到90%以上。那么一旦到了二期三期以后,他的几率就下降了,手术的效果如果在二期的话,一般在70%左右,到了三期的话,也可能只有40%左右。一旦到了四期,那么5年治愈率一般不到10%。
早期胃癌:癌组织仅局限于胃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的特殊类型:微小胃癌病灶直径≤5mm的早期胃癌;小胃癌病灶直径5-10mm的早期胃癌。
早期胃癌可能无任何症状,也可能会有轻度的消化不良,容易被忽视,由于无症状,很难归咎到胃癌中。还会出现上腹部不适,食欲比较差或者是上腹部有饱胀感。症状和平常的胃炎的症状差不多的。一旦到了到了进展期,就会有比较明显的症状,让人措手不及。
进展期胃癌的症状
进展期胃癌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的疼痛、饱胀不适、体重减轻、贫血、甚至可能有出血的情况,可能会出现黑便呕血等等。那么这些相对来讲,都是比较发展比较严重的阶段,出现的一些症状。
将胃癌误以为是普通的胃炎症状,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直到不适症状发展到难医院就诊,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所以,千万不能忽视身体所发出的“不良信号”,医院进行检查。
胃癌根治性手术
手术的目的是希望把肿瘤彻底切除干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把胃的原发灶彻底的清除,包括它周围转移的淋巴结要彻底的清扫。我们所谓根治性切除手术,就是能够把肿瘤胃癌的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包括淋巴结转移病灶,能够做一个彻底的清扫。
如果是已经有转移的进展期肿瘤,从主观上判断肿瘤不可能完全切除,但肿瘤的大部分可切除,切除肿瘤可解除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为进一步综合治疗创造条件,可采取姑息性切除手术,减轻患者的痛苦。
放疗
对于一些病变比较晚的,或者是有一些病人因为肿瘤侵犯到其他的器官,我们第一次手术无法切除。但是这些病人没有其他地方的转移,我们怎么办?那么采取术前的放疗加化疗,使肿瘤能够退缩,那么这种情况下呢,我们使这个原来不可切除的肿瘤,转化成可以切除。
手术以后,部分患者需要结合放疗,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值得怀疑的是,残余的淋巴结当中,是否还会存在一些肿瘤细胞,所以,希望通过术后的辅助性放疗来杀灭残存的微小的癌细胞。病人的良好心态、术后康复
病人应该要有一个好的心态,首先要有一个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是最要紧的。不要以为自己是一个肿瘤患者,就觉得每天都是压抑的,担心会不会复发或者是别的等等,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实际上现在,肿瘤并不就是一个绝症,很多的肿瘤病人还是能够治愈的。而且我们这里的,整体手术以后的5年存活率可以达到60%以上。
术后,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规律进食时间,定时定量进餐,坚持少食多餐,以每天5~6餐为宜;
对于较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更应细嚼慢咽;
患者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族缺乏,因此可适当食用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绿叶新鲜蔬菜等。
胃切除术的病人应注意膳食中补钙,含维生素D的食物;
定期复查,是要防止癌症的卷土重来。复查的项目主要包括腹部CT检查,它可显示胃癌累及胃壁向腔内和腔外生长的范围卢下近的解剖关系以及有无转移。血液检查包括营养指标、肿瘤标志物。排除胃全部切除的病患,其余的患者应当每两年做一次胃镜的检查。
术后康复、复查
对于恶性肿瘤的患者,希望手术以后,医院治疗以后,做一个永久性的随访。随访的频率一般是这样的,一般早期胃癌,在3年之内半年复查一次,3年以后可以每年复查一次。对于一些比较进展期的胃癌,或者是中晚期胃癌在两年之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两年到五年每半年复查一次,五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抗癌是一场持久战,如今我们已经逐渐走出谈癌色变的时代。后续的康复,不只是药物和精神那么简单。医学的每一次进步,都将使患者收获帮助,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社会的包容与接纳,也将伴随他们坚强走下去。
霍晓灵消化内科专家主任医师石河子大学医医院副院长。
对消化系统胃肠疾病、肝胆胰疾病、炎症性肠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重症胰腺炎、急性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脂肪肝、急性中*等疑难、急危重疾病的抢救和治疗具有独到的诊治水平和经验。
每周一,周五坐诊。
秦健消化内科专家专家门诊:周四全天
消化免疫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消化工作15余年,擅长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病、消化性溃疡等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及风湿免疫疾病的诊疗,从事消化内镜10年,熟练掌握胃肠镜操作与治疗及超声内镜检查。
消化免疫科普通门诊(室)周一至周五全天
消化免疫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