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度很高的消化系统肿瘤,早期症状较隐匿,多数发现已经是晚期,早诊率只有5%。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在胰腺癌中占比70%-80%,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和化放疗依然是胰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只有少数患者可接受手术切除。因此预后极差,五年生存率只有7.2%。因为胰腺癌的恶性程度高,病程短,发展和恶化速度快,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被称为“癌王”。
目前胰腺癌的治疗缺乏特效药。在胰腺癌患者中,存在可干预分子改变的患者约占所有胰腺癌的12%-25%,靶向治疗潜在的获益人群只有不到25%。据统计,在具有分子靶点的胰腺癌患者本就占比不高的情况下,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实际只有2%左右。并且靶向药对于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十分有限。PD-1/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胰腺癌上同样收获甚微。肿瘤疫苗及细胞免疫疗法在胰腺癌的临床试验也均处于早期阶段。
目前全球各大药企针对胰腺癌的开发方向,主要为:抗体及ADC类药物、肿瘤疫苗和CAR-T等细胞疗法。国内本土药企在胰腺癌疾病领域的主要玩家有:康宁杰瑞、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百济神州、君实生物和科济药业等。
胰腺癌的流行病学分析
01
发病率
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年发布的-年居民癌症数据显示,在统计的近例恶性肿瘤患者中,胰腺癌例,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第10名,其中在男性患者中位列第8位,在女性患者中位列第11位;胰腺癌的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第5位。5年相对生存率在常见恶性肿瘤中最差,只有7.2%,且成逐年恶化的趋势。据统计,美国年所有新发恶性肿瘤中,胰腺癌新发病例在男性排第10名,女性排第9名,占恶性肿瘤相关病死率的第4位。据预测,年,胰腺癌将成为美国恶性肿瘤中的第2位致死原因。
胰腺癌的全球发病率呈现明显地域性特征。总体上,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年全球胰腺癌高发地区有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欧洲大部分国家、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及亚洲的日本,而在非洲、印度及东南亚地区胰腺癌发病率偏低。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地区医疗条件差和诊断水平低有关。全球年胰腺癌年龄标化发病率见图1。
▲图1全球年胰腺癌年龄标化发病率(/10,)
来源:Globalcancerobservatory:cancertoday.Lyon,France: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Available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