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端午将至,我们给大家讲讲端午节那些事儿。作为中华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从古自今流传的习俗民风中,有很多和中医相关,那么,端午节如何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养生呢?
01
吃粽子是端午节象征性的食物,也是华夏饮食文化中的代表之一。剥开清香的粽叶,柔软的糯米,此情此景不禁将我们带入浓郁的节日氛围,同时也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其实糯米也叫江米,味甘性温,营养丰富,糯米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索B2、烟酸及淀粉等人体必需物质,可健脾益胃、补中益气,促进宗气的生成与输布,同时也可用于止虚汗。但因糯米属黏腻之品,切不可多吃,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同时,生活中包粽子的时候我们可以加入一些药食同源的植物,如健脾消食的山楂、和中补虚的大枣、养肝益肾的枸杞等,不仅可以改善口味,也能对我们的身体有所帮助。
02
有谚语云“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多是为了避邪。其实,艾草也是中医常用的中草药,其性温,具有散寒祛湿、温经止血等功效。同时,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净化空气。艾草加工制成的艾绒、艾条等均应用于中医临床,其对于实寒性的胃痛、腹痛均有良好的效果,经常着凉腹痛的人可以试试,同时,经常痛经的女孩可用艾柱灸肚脐下关元、中极等穴,也可有效缓解症状。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哮喘、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要慎熏艾叶,以免引起过敏而使病情加重,同样地,因其性温善行,热证、出血、孕妇及皮肤病患者则不宜艾灸。
03
在端午节的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端午线。系线的时候,孩子不能开口说话。五色绳的系法也有讲究,必须要在太阳没出来之前就系上,否则就会不灵验,而且五色绳不能任意扯断或丢弃,只能等到端午节后的大雨天时,将它仍在自家院墙的排水口,随雨水冲走。
端午节为什么带五彩绳?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至今不衰。民间把五彩绳看成“五彩龙”,端午节又称“小儿节”,五月被古人称为*月,端午节拴五彩绳有保护儿童驱妖避邪之意。随水冲走的五色绳就会变成小龙,带走你身上的不好的东西。这样一来,烦恼、忧愁都随着雨水流走,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04
在长江流域,饮雄*酒是端午节的一大特色。雄*味辛、苦、平。有*。归心、肝、脾、胃、大肠经。具有败*抗癌、祛痰镇惊、杀虫疗疮、消炎退肿。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雄*酒具体的制作方法鲜为人知。而雄*因其*性,现代医学也同样认为其*性不宜饮用。除内服外,雄*外用治疗蛇虫咬伤和皮肤疾病的效果颇佳。饮酒的话,这里建议可以改饮*酒,其温经散寒、疏通经脉的效果也是不错的,但是*酒喝之前需要“烫一烫”,这样不仅功效更强,味道也更佳香醇。
端午过后,盛夏始来。根据中医“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趁夏日阳气正旺之时,亦是人体气血运行最为旺盛之际,此时通过中医调理,可尽快使患者虚阳恢复正常,增强抗病驱邪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来临时再发作,此谓夏防冬病,“冬病夏治”。
医院中医门诊将根据不同时令,结合您的身体情况,给予您最佳治疗保养建议。
1
专病专治
医院中医科坚持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以中医特色治疗为手段,医院强大的现代医学科技水平和先进的医疗设备,走中西医结合之路。突出专科专病建设,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术、人有专长。现有主治医师1人,执业医师1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康复治疗师及护士各1人。
2
专业设备
那福星中医馆都可以做些什么治疗呢?
我们共开设了以下7个项目:
中医内科:治疗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肝、脾胃常见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胰腺炎等。
中医外科:治疗静脉曲张、动、静脉炎、糖尿病足等。
中医妇科:治疗月经不调、月经过多、痛经、不孕不育等。
中医儿科:治疗小儿感冒、咳嗽、挑食、厌食等。
中医颈腰痛专科: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四肢关节手法复位、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关节炎、肩周炎、缩窄性腱鞘炎、强脊炎、中风后遗症等疾病。
中医风湿疾病类专科: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特色治疗:神经阻滞、关节腔注射、骶管注射、小针刀、艾灸、膏药外敷、浮针、手法治疗、穴位埋线、康复训练等新技术、新方法。
端
/
午
/
安
/
康
DRAGONBOAT
FESTIVAL
厚德精医博学进取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