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数据显示,每年春节后,消化门诊人满为患,因胃胀、胃痛、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各种胃肠不适症状就诊的人最多,大家调侃称其为“春节胃”。
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年一度好不容易回趟家,顿顿鸡、肉、鱼、虾,唯独不见素菜,或冷热食物混杂,饮酒频繁,闲着没事总爱抓几把瓜子花生,吞下一把糖果;见一次面又得再等一年,各种活动安排上:斗地主、搓麻将,卡拉OK+网游,情绪一直亢奋,休息时间难有保障。
四大伤胃行为
1饮酒
过年餐桌上,喝酒是很难避免的。但记住,避不开要适量喝,一定不能过量。酒精可直接损害胃黏膜,影响胃液分泌,降低胃酸活性,使人食欲下降。
2饮食不规律
假期是人们饮食最不规律的时候,经常是早饭不吃,中午或晚上饱餐一顿,有时还暴饮暴食。
饥饿时,胃内胃酸、蛋白酶浓度较高,容易损伤胃黏膜。暴饮暴食可能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出现胃胀胃痛等症状。
3吃剩饭剩菜
过节期间,很多家庭都准备了不少饭菜,吃不完会剩下留着下一顿吃。可吃剩饭剩菜潜藏了很多健康风险,比如肉类中的蛋白质很容易变质,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进一步引发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炎症。另外,剩饭剩菜不新鲜,不但不能给我们提供营养物质,反而还有可能会加重我们的肠胃负担。4腌制食物集中
过年的餐桌少不了腊肠腊肉,腌制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这种物质在胃内能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可能致癌。
此外,油腻食物吃太多会导致胰腺炎、胆囊炎发作,引发腹痛、腹泻等问题。
6个建议,护“胃”健康
01
饮食起居不能太随意
生活不规律,就会导致胃的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症状,表现为上腹部不舒服,胃胀、胃痛,严重时会出现恶心、反酸、烧心等不适感。此外,多宅在家里,运动少,会加重上述消化不良症状。所以建议生活尽量规律,饮食定时,适度运动。
02
饮食适量
假日期间美味佳肴多,一不小心就可能吃得过饱,如果再不适当运动一下,胃的负担就太重,你会感到上腹部饱胀,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反酸、烧心,甚至食物反流。如果饮食过饱,加之进食太过油腻食物,千万不要吃到“扶墙走”,那可太危险了。如果饱餐后出现剧烈的上腹部疼痛,不一定是胃的问题,要小心急性胰腺炎。
03
饮食卫生别放松
对一些朋友来说,吃顿海鲜也是犒劳自己的一种方式。但是,海鲜食物比较容易出问题,海鲜的烹饪时间比较短,烹煮时间长了口感会打折扣。正因为如此,假如有少量的海鲜变质,就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表现。
04
慢性胃病者要格外当心
原有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或胃食管反流病的朋友,更应该注意护胃养胃。除注意以上几点,浓茶、咖啡、饮料等会加重胃病症状。有胃病症状要按时遵医嘱服药。吃饭时细嚼慢咽是有道理的,因为充分的咀嚼是消化的第一步,可以减轻胃的负担。
05
不要乱吃药
季节变换,容易感冒。很多朋友习惯感冒就吃各种感冒药和抗生素。岂不知这两种药物都会损伤胃的黏膜,极易诱发胃病症状。所以,只有医生确定你是细菌感染时,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06
警惕有些表现非胃病
中老年人剧烈的上腹部疼痛,要小心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患者出现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的表现。所以出现比较剧烈的“胃痛”要及时就医。
来源:健康中国
编辑:孙源
扫描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