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ldquo七分饱rdquo的科学
TUhjnbcbe - 2021/3/6 20:25:00

?点击标题下的生活与健康报
  

如果吃饭的时间相对固定,这顿吃了七分饱,第二餐之前是不会提前“饿”的。如果有提前“饿”,就意味着没有吃到“七分饱”;可适当地再增加一点饭量。

“吃撑”会得8种病

1.肥胖

吃太饱,多余的热量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使人“发福”。肥胖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脂肪肝等。


  

2.疲劳

过多的食物进入消化系统,会“分流”掉其他系统的血流量,降低其他器官的功能,使人处于一种疲劳状态,昏昏欲睡;还会导致大脑反应迟钝,加速大脑衰老。


  

3.胃病

吃太饱的直接危害,就是增加了胃肠道的负担,造成消化不良,容易出现反酸、腹胀、便秘等不适。


  

4.肾病

吃得太多,过多的非蛋白氮要从肾脏排出,这会加重肾脏负担,引发肾脏疾病。


  

5.癌症

日本科学家研究指出,饮食过多会造成体内抑癌因子的活力下降,增加患癌的几率。


  

6.冠心病

摄入过多的热量,会引起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升高,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还会增加血液黏度,引发脑血栓和心肌梗死。


  

7.急性胰腺炎

摄入过多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再加上过量饮酒,极易引起胰腺导管的水肿,诱发急性胰腺炎。


  

8.上消化道出血

一些原本有溃疡病、慢性肝病的人,如果吃得过饱,就有可能引发胃酸过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呕吐出咖啡色食物。

进食多产生垃圾多

生理学研究表明,进食越多,体内产生的“垃圾”也越多。这个“垃圾”就是指“氧自由基”,它是“氧化应激反应”的终产物,犹如电焊时产生的火星子,具有很强的活性(破坏力),很容易氧化到别的细胞上去;比如,它能伤及血管的内皮细胞(造成该细胞的膜被微穿孔,其合成的能舒张血管的一氧化氮数量减少),导致内皮细胞的“老化”和血压的升高。机体对“垃圾”的清除过程,本质上就属于一种“低烈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这个过程会逐渐伤及到全身的血管(壁)系统,导致后续的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和脑中风。

“看穿”了上述生理过程后,科学家们就想到了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抗炎药,每天毫克),以抑制上述“低烈度慢性炎症反应”;与此同时,大力提倡吃饭只吃“七成饱”,以尽量减少体内“氧自由基”(垃圾)产生的数量(源头),保护好我们的血管(壁)系统,走健康长寿之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七分饱rdquo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