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己的身体,我们是否足够了解?即使是从生物课本上能够知晓身体所拥有的几十个器官名称,但每个器官具体承担着怎样的作用,若不是从事相关职业,几乎是无从知晓的。人体是一个十分繁杂的世界,我们所在意的外表与想要了解的内心,都是由身体中许多个大大小小的系统在支撑着,支撑起我们的琐碎日常,也支撑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说起快乐,它们大都来自于我们的第一感觉,看到的、听到的,还有品尝到的,对于许多人来说,“吃”是自己愉悦感的重要来源,毕竟我们生命的开始也是从吮吸开始。所以有一个强大的消化系统,是很多人的“愿望”,但我们对于系统的知识,或许只知道胃和肠道,殊不知,还有很多器官在消化中发挥的作用,譬如胰腺。
胰腺是我们身体的第二大消化腺,主要功能是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是不是看起来就非常的重要。所以当胰腺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从食物中获取的快乐将大打折扣,胰腺疾病中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糖尿病了,其病因就是胰岛素分泌不足。
近些年来,胰腺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涨,尤其是儿童的胰腺疾病,虽然相对于成人来说比例还不算太高,但是由于其治疗时的棘手程度,对于孩子身体的影响还是极为巨大的。这其中,儿童慢性胰腺炎是最为严重的一个,因为发病早、长期反复的特点,胰腺炎几乎是陪伴他们终生的疾病,严重时也会危及生命。
因为胰腺炎的特性,饮食需要严格控制,在平时,只能吃水煮蔬菜、馒头、面条和米饭,食用油和肉是完全不能碰的,糖当然也是不可以再吃的,如果是在发病期间,更是要禁食的,所有的营养供应都是由鼻饲管直接进入肠道,不会有任何口感与味觉的存在。因为胰腺炎的发病年龄大多是在4-10岁之间,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也正是喜欢零食与糖果的时候,但是因为患有胰腺炎,这些东西成为他们成长中不能再触及的悲伤。
对于儿童慢性胰腺炎的治疗,现有的方式是积极的手术治疗或是保守的药物控制。其中最为有效的是接受微创的“逆行胆胰管造影”手术,简称ERCP,通过在患儿先天狭窄的胰管中放置支架,保证胰液可以顺畅引流至肠道,保护孩子的胰腺,减少胰腺炎的发作次数和时长,可以让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正常的饮食和生活。
在治疗儿童慢性胰腺炎的领域,现就职于上海中医院的龚彪教授是国内顶尖的专家,从*医大学开始,龚彪教授的天赋就被自己的恩师发掘并着重培养,从此便一直专注于内镜方面的工作。
从年开始正式工作,龚彪教授共做了4万多台内镜手术,这个数量在全是世界来说都是最大的。ERCP技术虽然在年就已经诞生,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只是应用于成人治疗,在儿童的内镜治疗上,一直都不成熟,直到近十多年,在龚彪教授的努力推动和亲身实践下,ERCP才逐渐应用于儿童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上。
从08年龚彪教授在全国儿童医学论坛上用一个小时的分享将儿童ERCP推向全国开始,医院开始这方面的时间,几乎所有的该项目治疗专家都是经过龚彪教授团队培训的。
因为之前的医疗技术和医学认识方面的限制,大多医生对于儿童胰腺炎治疗的认识都很欠缺,再加上ERCP技术操作难度大,被称为内镜技术上的皇冠,所以真正有专业经验的医生少之又少,龚彪教授一直在努力去进行技术上的革新,也致力于人才培养,进行不断地研究,让儿童胰腺炎的治疗变得更加合理化,制定治疗路线图,并建立了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