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之所以让人们感到恐惧,原因在于它对身体健康影响重大;糖尿病是以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终身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非常严重,可以遍及全身各处重要器官,让心脑血管产生病变,神经产生病变,从而导致病人生活质量下降,如果对于并发症处理不及时,还可能危及生命。
有人说日常生活当中吃瓜子过多,很容易诱发血糖水平的不稳定,那么,这个说法具有科学依据吗?
糖尿病更“偏向”于这4类人
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糖尿病与家族遗传有关,如果某人的父母、兄弟姐妹有糖尿病,他们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因此,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每年应定期体检,空腹或饭后两小时检查血糖水平。
2.中老年人
人到中年之后,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时常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下,再加上饮食条件的改善,人们摄入了过多的热量,运动量却不见涨,热量消耗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中年之后机体的功能也逐渐衰退,使得这类人患上糖尿病的几率大大增加。
.错误饮食的人
长时间饮食不恰当的人更容易出现糖尿病,要让身体各项指标正常,应该饮食调节好,在饮食过程中选择适合类型的食物来提供营养,才能营养满足需求后促进健康。
但是,有部分人长时间饮食不恰当,总是摄入高热量食物,热量获取过多不利于身体健康,会在热量堆积,身体发胖之后诱发疾病。
4.缺乏运动的人
现在,人们经常久坐,缺乏运动,肌肉细胞中的胰岛素受体对葡萄糖反应不敏感,可能会导致血糖上升。
瓜子,是糖尿病的“加速器”吗?
瓜子属于种子类食物,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吃瓜子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会升高血糖。
摄入油脂时,脂肪的氧化分解会消耗大量葡萄糖分解的中间产物,从而阻断了葡萄糖的正常氧化分解,使血糖浓度上升。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不会升高血糖,因为普通人的胰岛素可以按需分泌。
如果想要控制血糖,一定要控制饮食的总摄入量;如果真的想吃瓜子,可以在两餐之间少量吃,每次不超过8-10粒!
提醒:保护胰岛,记住4吃、不吃
1.南瓜
南瓜当中的营养价值比较高,而且,这几年来人们越来越认可南瓜的养生价值。
南瓜当中含有果胶这种成分,这是一种可溶性的纤维进入身体之后,会与食物当中的淀粉类食物混合推迟胃部的排空时间,从而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延缓血糖的上升速度;所以,糖尿病人在平时可以通过吃南瓜来帮助降血糖。
2.魔芋
魔芋是一种低脂肪、低热量、高纤维的食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魔芋当中含有丰富的葡萄花蜜,多聚糖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其高分子量和高粘度可延缓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升高。
.紫菜
紫菜中所含有的多糖成分较为丰富,可以促进自身胃肠道蠕动活力的同时,也间接性补充了人体所缺乏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K成分。
血糖偏高的人,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饮用紫菜汤、或者是饭前食用紫菜的方法,达到降血糖的效果,这种食物有助稳定胰岛细胞功能运行,降低糖尿病患发风险。
4.洋葱
很多人在平时会利用洋葱做成凉拌菜食用,这种食物能够达到良好的降糖作用。
洋葱这种蔬菜可以说是低热量、低脂肪的蔬菜,其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水分,能够达到消肿、利尿以及排毒、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
此外,洋葱当中还含有丰富的甲苯丁磺脲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刺激身体里的胰岛素分泌,以此来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1.糖炒栗子
糖炒栗子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口感香甜,营养价值也是比较高的,在养胃护胃这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不过,对于一些本身存在糖尿病的人群来说,却不建议多吃!
糖炒栗子中的热量以及含糖量相对较高,很容易就会加重胰岛负担,影响血糖水平;所以,建议还是管住嘴,莫贪吃,或许有助预防并发症的问题。
2.蛋糕
蛋糕看上去非常的有食欲,但是,蛋糕在制作过程当中加入更多的奶油糖面粉等等这些物质都是一些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
对于每一个糖尿病患者来说,尽量的少吃,把控好这些食物的摄入量,才避免自己血糖不断升高。
.牛奶
胰腺炎患者不可以喝牛奶,牛奶是含脂肪高的食物,在消化过程中,需要胆汁和胰脂酶的参加,喝牛奶会加重胆囊和胰腺的负担,加重病情,所以,在患上胰腺炎疾病之后,不可以喝牛奶。
延伸:糖尿病患者平时要如何缓解?
1.积极锻炼
要让糖尿病缓解,有足够的运动量也很重要。
现在,大部分人都缺乏运动,长时间运动量不足,除了体质下降之外疾病还容易入侵!如果已经有糖尿病在发展,胰岛功能降低让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就会升高带来影响。
如果可以多锻炼,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热量消耗,体内的脂肪,蛋白质转变为能量提供,不仅体重稳定,血糖也会正常些。
2.药物治疗
糖尿病患者用药物治疗糖尿病,即用降糖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来治疗糖尿病。
一般来说,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主要是抑制肠道,回收葡萄糖,从而促进组织中葡萄糖的分解。
.餐后测血糖
餐后2~小时内对血糖进行监测,有助于糖友在一天内更平稳地控制血糖水平,从而防止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制订更合理的饮食和锻炼计划。
4.控制体重
新增加的糖尿病病人,很多都跟肥胖相关,专家解析要从体重指数和腰围来衡量一个人的肥胖程度。
预糖尿病的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是要控制体重,要做到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