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癌症应该是这个“人人谈癌色变”时代的第一死亡原因。然而,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01%,城市为42.61%,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根据报告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万,冠心病万,肺原性心脏病万,心力衰竭万,风湿性心脏病万,先天性心脏病万,高血压2.7亿。
什么是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全称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指循环系统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心脏、动静脉血管、微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心脑血管硬化、中风等等。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悸、眩晕、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
心血管病的危害有多大?
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生命的“第一顽疾”,也是中国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我们可通过其“五高一多”的特点进行了解:
发病率高: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近2.9亿人,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血管疾病。
致残率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约75%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40%属于重残患者。
死亡率高:我国每年约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即每天人,每小时人,每10秒1人会因心血管疾病而死去。
复发率高:以脑中风为例,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
治疗费用高:我国每年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直接医疗费用达到亿元。
并发症多: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其他疾病。
种种证据已表明,心血管疾病会给个人健康、家庭经济、社会健康水平带来严重危害。
心血管病有哪些危险因素?高血压
许多研究表明:血压水平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并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血压越高,患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危险性越高。
吸烟
吸烟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显著高于不吸烟者;吸烟量越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越高;吸烟≥20支/日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为不吸烟者的3倍;调整血压、胆固醇后,此危险性依然存在。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主要包括血清TC增高,LDL-C增高,HDL-C和TG降低。许多研究已证实血清TC和LDL-C升高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是发生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死于心血管病者达65%。有学者30余年的随访研究证实,与非糖尿病者比较,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脑卒中、心衰的危险性增加了2~10倍。
超重/肥胖
超重和肥胖与许多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及其聚集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BMI(体重kg/身高m)每增加2个单位,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分别增加15.4%和18.8%。
运动不足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有规律的运动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
不合理膳食
流行病学研究和干预试验都支持这样一个观点,即健康饮食对降低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慢性病的发病率、降低人群病死率都有重要的作用。饮食对血脂、血糖都有明显的影响。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是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大气污染
中国香港的一项队列研究对名老年人(≥65岁)的居住地大气颗粒物暴露量与随访10~13年(截至年)的脑血管疾病死亡队列进行分析后发现,老年人群居住地PM2.5浓度每增加10μg/m3,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22%,缺血性心脏病死亡风险增加42%,缺血性卒中(IS)发病风险增加21%。
综上所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很多,我们应筛选高危人群,加以适当的干预。使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如何预防心血管病?
合理膳食
人的健康状况不同,饮食也应当有所不同。建议心脑血管病人养成以下饮食习惯。
1
增加纤维膳食
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
2
多吃鱼和鱼油
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能够预防动脉硬化。大量摄取富含ω-3的鱼油可对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3
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
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摄取量
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毫克—毫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
科学生活
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戒烟限酒。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
避免精神紧张、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
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
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积极治疗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血脂代谢。
定期体检
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专家推荐
王*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医院
心血管、老年病科
毕业于第一*医大学。研究生师从全国名老中医、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杜建教授。从事老年医学、心血管病、老年呼吸病学临床及研究。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各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梗死、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慢性阻塞性肺部、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老年危重症的诊治,对老年疾病的中医药调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疑难疾病的诊治有较深造诣。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及老年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全*中医药学会中医药康复与保健委员、厦门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脏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市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分会常委、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分会委员、厦门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分会常委、福建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福建省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危重症医学组组员、厦门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医院坐诊时间:
每周五上午8:00-12:00
预约
33
13881534
地理位置
医院地处人群最为密集的禾山街道安兜社,服务人群约计5-6万人。北临高崎机场、西近成功大道,可乘坐、、、94、97、、、等路公交车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