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防治肥胖日减肥人必备攻略,请收好 [复制链接]

1#
紫外线光疗仪的作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425078084619732&wfr=spider&for=pc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确定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它也是当今社会仅次于吸烟的致死原因。肥胖可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如:糖尿病等代谢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报告显示,我国超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你的腰围还好吗?一边跳本草纲目一边熬夜觉得出汗多就是燃脂不吃主食......这些都是减肥误区!其实,睡不够会导致肥胖运动30分钟才会燃脂......世界防治肥胖日掌握管住嘴迈开腿的正确方式别让肥胖成为健康的绊脚石。

21种疾病与肥胖密切相关

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MikaKivim?ki教授及其团队,对11万多人进行分析后发现,肥胖与21种心血管代谢、消化、呼吸、神经、肌肉骨骼和传染病等疾病密切相关。

在患有复杂共病的肥胖人群中,最常发生的肥胖相关疾病包括:

糖尿病(75.4%)、高血压(71.8%)、睡眠障碍(42.6%)、骨关节炎(42.1%)、心律失常(34.4%)、细菌感染(31.3%)和哮喘(22.1%),其它的还有心绞痛、心梗、心衰、脑梗、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胰腺炎、肝病、痛风、背痛、肾癌、皮肤感染和湿疹、贫血等。

肥胖程度越高,患复杂共病的风险越大。

“将*肚”患癌风险最高

在众多体型中:

全身一起胖的人,即从小到大一直肥胖(BMI>24)的人,风险较高。

长期中心型肥胖,即长期有“将*肚”“啤酒肚”“游泳圈”的人,风险最高。

腰臀比(腰围÷臀围),是判定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

正常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

一份胖人专属的「吃动指南」

科学地“吃”

清淡饮食,少吃高脂食物,控制好食物摄入总量,同时保持膳食均衡、丰富多样。

少吃猪牛羊等脂肪含量较高的红肉,可用鸡肉、鱼肉等白肉代替。还应改掉暴饮暴食、爱吃零食等习惯。

炒菜用油时,少摄入饱和脂肪,如猪油、*油、牛油;多吃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EPA、DHA等,可以从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等食物中获得。

把一部分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含量低的淀粉食物,替换成营养质量高的淀粉食物。

用豆类和薯类,来替代一部分精白米面。在主食里加点杂豆,能做到减热量而不减饱腹感。

科学地“动”

研究显示,慢跑、爬山、步行、快步走、跳舞、瑜伽,可以有效降低易胖体质人群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其中,经常慢跑是控制肥胖的最佳锻炼方式。体重较重的人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膝关节。

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以前很少运动的人可从每天走~步开始,循序渐进培养运动习惯。

对于有慢性病或身体状况不稳定的人群,最好经专业的运动医学科医生评估指导后再进行相关运动。

来源:生命时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编辑:吴智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