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主治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44.html最近,疫情又有新一轮的流行,尤其是变异*株的出现,再次刷新了人们对新冠病*的认识。
在8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儿童和青少年都是新冠病*的易感人群,随着新一轮疫情在其他国家的反弹,一些地区的儿童患病率已经接近于去年同期的水平。
图源:中新网
那么,儿童、青少年作为弱势群体,怎么做到自我防护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儿童、青少年感染新冠病*的
途径有哪些?
儿童、青少年感染新冠的途径和成人无明显差别,其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的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的情况下,也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由于感染者的尿液以及粪便中可以检测到病*核酸,因此还要注意感染者的尿液和粪便污染环境导致的传播。
另外,曾有媒体报道食品、食品包装被新冠病*污染,应注意防范接触被病*污染的物品造成感染。
儿童、青少年感染新冠有什么症状?
儿童、青少年感染新冠后临床表现多样:
首先是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并可伴有头痛、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
其次是消化道症状,部分患儿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多数儿童感染新冠后临床表现相对较轻,甚至有一部分患儿可无明显临床表现,这和成人相比还是有所区别的。
但少部分也可发展成重症,表现为精神差、呼吸困难,并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
儿童感染新冠后发展成危重症的相对较少,但在国家卫健委最新的疫情通告中,提到了儿童有死亡的病例,这提醒我们对于儿童感染新冠也要高度重视。
儿童、青少年如何做好日常防护?
1、佩戴口罩
在人员密集的场所,比如商场、超市、医院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比如公交车、火车、飞机等,这些情况下都需要佩戴口罩,尤其是5岁以上的儿童。
在口罩的选择上,可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的儿童口罩,这样能保证口罩和面部的贴合度,能起到有效的防护。
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议儿童使用成人的口罩,不建议7岁以下的儿童使用N95口罩,通常不要求≦5岁儿童戴口罩;
一方面因为儿童爱动,不能保证口罩和面部的贴合度,起不到有效的防护;
另一方面,佩戴口罩会增加呼吸阻力,小朋友会有缺氧或窒息风险。
对于5岁及以下的孩子,以被动防护为主,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场所,看护人主动戴好口罩,在就医等必须佩戴的情况下,需随时观察孩子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摘掉。
2、加强手卫生
普及七步洗手法,饭前便后、从公共场所返回家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后等都要及时洗手。
3、日常加强防护,减少外出
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室内每日开窗通风,户外活动时尽量到开阔的公园,每天保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
4、不要一进门就先抱孩子
家长每天回家后第一件事情是洗手、洗脸、更换外套,家长如有中、高风险地区相关暴露史,一定要注意及时报备、检测核酸并进行隔离,避免和儿童的接触。儿童发病以家庭聚集发病多见,因此家长首先要绷紧这根弦。
儿童、青少年注射疫苗要注意什么?
截至年8月13日,31个省和*生产建设兵团报告,12-17岁人群累计报告接种总剂次数超过万剂,而这一部分人群的接种工作仍然在全国有序推进中。
根据目前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分析,儿童和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高于18岁以上的成人,主要不良反应以发热、局部的疼痛、红肿为主,过敏反应比较罕见,还有一部分出现了心因性反应:
心因性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群体性反应。
由于青少年心理不成熟,一个人如果出现不舒服,那么其他人很容易因为紧张或者恐惧也出现相似的症状,而这个症状并非疫苗引起的器质性疾病。
从以上情况来看,青少年接种疫苗后的安全性良好。接种疫苗需要注意的事项:
1、家长一定要了解新冠疫苗的相关知识(比如接种疫苗的种类,接种后会有哪些不良反应等等),做到心中有数。
2、给接种医生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尤其是近期的健康状况、过敏史等,方便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疫苗。
3、接种过程要全程陪护,减少孩子的恐惧心理。接种后要在接种点留观至少30分钟,同时多观察孩子,一旦表现出不舒服应及时向医生反映。
关于未成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
十问十答,
帮你迅速了解
儿童青少年
接种新冠疫苗的知识点!
问
问题一:12-17岁主要覆盖哪些人群?
覆盖12-17岁人群(接种时需年满12周岁),含在校学生(包括小学、普通中学、大学、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工读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教育机构的学生)及非在校适龄人群。
答
问
问题二:新冠疫苗对德尔塔*株有效果吗?
6月1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在线发表的论文分析了接种疫苗对感染了“德尔塔”*株病例的影响。论文披露,3例从四川入境回国后确诊感染“德尔塔”*株的病例中,2例此前已经接种过疫苗,1例未接种。接种疫苗的病例与未接种疫苗的病例相比呈现三个特点:从确诊到产生抗体阳性的时间短、CT值高、住院时间短。
国产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有用吗?“有效,非常安全。”7月31日,钟南山院士在《新冠疫情的现状和判断》的演讲中明确指出。钟南山院士介绍,基于今年5月份广州新冠病*德尔塔变异株暴发疫情的研究,结果证明国产疫苗是有保护作用的。研究初步统计显示,疫苗对重症的保护效果为%,对中度、轻度、无症状的保护效果分别为76.9%、67.2%、63.2%。相关研究成果后续将发表。
答
问
问题三:此次接种的新冠病*疫苗是什么类型?
本次12-17岁人群使用的新冠病*疫苗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用于该年龄段人群的新冠病*灭活疫苗。
答
问
问题四:青少年接种是否自愿?
儿童青少年和18岁以上人群一样,都是免疫屏障构筑的重点人群。因此,建议“应接尽接”和“自愿原则”相结合,在充分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的基础上,引导并鼓励青少年积极接种、主动接种。
答
问
问题五:3-11岁人群何时接种?
国家有关部门已批准的两款新冠病*灭活疫苗紧急使用的年龄范围扩大到了3岁以上,各地下一步将结合疫情形势、防控需求、人群特点等情况,按照国家统一安排开展相应人群的集中工作。
答
问
问题六:青少年接种的新冠疫苗安全吗?
安全可靠。目前,我国获批在3-17岁紧急使用新冠灭活疫苗的两个厂家都已完成3-17岁年龄组I/II期临床试验,其安全性是良好的。这两个厂家的新冠灭活疫苗分别于5月7日、6月1日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紧急使用授权,纳入全球“紧急使用清单”,其安全性、有效性获得WHO认可。
答
问
问题七:是否会与其它疫苗接种产生冲突?
针对成人,建议新冠疫苗接种和其他疫苗接种中间间隔至少14天,儿童青少年也是如此。但如果出现外伤、狗咬等等情况,需要打破伤风或者是狂犬疫苗,不受14天间隔的限制。
答
问
问题八:接种后会不会有何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主要还是局部的疼痛、红肿,主要是局部反应为主,全身反应很少,个别人可能会有发热等表现,是完全是可控的,是安全的。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注意休息,多喝水,2-3天即缓解。
答
问
问题九:我国在青少年中获批使用的新冠疫苗是哪种?需要接种几剂次?间隔多久?
目前获准在未成年人中使用的新冠病*疫苗为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生物)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科兴中维)生产的新冠病*灭活疫苗(Vero细胞)。
新冠病*灭活疫苗(Vero细胞)免疫程序为2剂次,其中北京科兴中维疫苗每剂间隔至少2周,北京生物疫苗每剂间隔至少3周。后续如未成年人获准使用新冠病*疫苗种类、厂家、免疫程序有更新调整以最新规定为准。
答
问
问题十:青少年接种前后要注意什么?
(1)接种过程中,监护人应全程陪同在场。接种时应携带有效证件(身份证或户口本等),接种当天穿着宽松的衣服;
(2)接种前避免空腹,接种前、后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接种完成后多饮水,注意休息;
(3)接种前,未成年人监护人应当充分阅读《新冠病*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并配合健康问询和知情告知工作,如实告知健康状况;
(4)接种后要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如出现不适,请及时告知现场工作人员;
(5)接种疫苗后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答
未成年接种禁忌有哪些呢
未成年人接种禁忌:
(1)对疫苗中任何成分包括辅料和制备工艺中使用的物质等过敏,既往发生过接种疫苗后严重过敏反应,不能接种。
(2)患急性疾病、如荨麻疹发作,诺如病*引起的急性腹泻、急性阑尾炎、内出血、急性胰腺炎、急性肺炎等,不能接种。
(3)有伤口感染、炎症等引起发热,不能接种。
(4)有惊厥、癫痫、格林巴利综合征,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脑病或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不能接种。
(5)已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不能接种。
(6)淋巴瘤,不能接种。
(7)白血病或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不能接种。
(8)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不能接种。
(9)恶性肿瘤,使用抗肿瘤药物等免疫抑制剂,不能接种。
(10)流感疫苗、肝炎疫苗、HPV疫苗、其他肺炎疫苗、带状疱疹疫苗、麻风腮疫苗未超过14天,不能接种。
(11)青霉素、头孢、牛奶、鸡蛋、花生、芒果、海鲜、酒精、麦麸、花粉、尘螨过敏等,可以接种。
(12)轻微感冒、无发热,可以接种。
(13)月经期,可以接种。
(14)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慢性鼻炎、乙肝病*携带者(非药物治疗期),可以接种。
(15)骨折、外伤,无感染发生,可以接种。
请转给家人朋友,我们一起努力打赢防疫战役!
来源:科普中国、中国教育报
采编:省局应宣处
发布:张正昕
喜欢请点个“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